

蔚藍,華中師范大學畢業,文學碩士。現為湖北大學文學院教授,文藝學教研室主任。1977年開始發表文學作品,后從事當代文學批評研究,發表論文100多篇,著有批評專著《血脈?父輩?英雄——鄧一光論》、《湖北當代長篇小說縱橫論》等。曾獲屈原文藝創作獎、湖北文學獎等。
在湖北的評論家中,蔚藍是很有個性的一位。這個性體現在兩點上:一是非常認真,不論是名家之作還是普通作者的作品,都會認真去讀,而且邊讀邊記筆記,到她發言的時候,侃侃而談,言必有據;二是非常率真,不管是表揚還是批評,都慷慨陳詞,直抒胸臆。這兩點,都顯示了她的不世故。我記得她寫過一篇短文,題目是《天窗亮話》,就體現了她直言不諱批評文壇時弊的鋒芒。
蔚藍身上流動著理想主義的激情。她的父親,是新中國第一屆研究生,師從民間文學大師北京師范大學的鐘敬文先生,在激情燃燒的歲月里,滿懷激情去了新疆,蔚藍的青少年時代就是在新疆度過的。只是,因為從小體弱多病,蔚藍的浪漫激情只能投射到讀書中。
她說過:小時候,三天兩頭生病,幾報病危,把父母的工資都花在看病住院上。買書、借書是父母對我生病的安慰和獎賞,看書常常忘乎一切,被人叫做書蟲。生病和后來因文革上不了學的日子,閱讀也就漫無邊際。三年級之前囫圇吞棗地讀完了家中書架上大量的民間故事,對《百鳥衣》《娥并與洛桑》《召樹屯》《熱比亞與賽丁》等敘事長詩留下很深的印象。讀完了安徒生全集,其后是魯迅的小說,《青春之歌》《紅日》《太陽照在桑干河上》等當代作品,還有《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日日夜夜》《牛虻》《白癡》等。后來成了喀什師范學院圖書館的常客,由于借書太頻繁太多,管理員允許進書庫自己去選
這樣的閱讀使她的少女時代富有了奇異的色彩,也為她后來從事文學研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到她上大學的八十年代,正是文學風起云涌的黃金時代。蔚藍像那個年代的許多大學生一樣,熱衷于文學創作,夢想著成為劉心武、張潔那樣紅遍文壇的作家。在她先后的同學中,有在詩歌、散文創作上成就斐然的新邊塞詩代表周濤,有新銳的文學評論家周政保,同座是女詩人劉虹,他們經常在一起談文學,談人生那也是一個激情燃燒的歲月啊!
蔚藍說,她所以敢說真話,說直話,得感謝新疆的天地——那里呀,特別大氣;那里的人,也特別樂觀、淡泊。她一直保持了新疆賜予她的大氣與淡泊,無論是在寫作中,還是在談話時。她的朋友談到她,都喜歡用與世無爭這個成語。只是,一談到文學就神采飛揚,就鋒芒畢露,又和與世無爭這個詞好像相去甚遠。
作為一位女評論家,她沒有一味鼓吹女性文學,倒是對女性文學的商品化、粗鄙化傾向保持了特別的警覺。她不止一次地談到過:在女性意識前所未有得到強調的另一面,是女性地位前所未有的低下。身體、美女、下半身、情色從前對女性偷窺式的寫作現在換了一種方式,大張旗鼓地重新回來了。在女性處于社會弱勢地位的大背景下,女性創作不能只強調一個‘女’字,而應該站在‘人’的高度,以一種大視野、大悲憫、大情懷、大的愛去書寫。在這樣的議論中,我們可以感受到她的率真,以及,她的批評立場。
詳情請看:hbrb.cnhubei.com/HTML/hbrb/20130605/hbrb2060035.html
轉載情況:人民網:www.people.com.cn/24hour/n/2013/0605/c25408-21737471.html
21CN:news.21cn.com/caiji/roll1/a/2013/0605/05/22032966.shtml
網易新聞:news.163.com/13/0605/05/90J6TT2S00014AE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