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武漢11月19日電 廢棄的煤渣可以重新利用用于水泥制作?近日,湖北大學田鍵教授團隊承擔的產學研重點資助項目綠色生態礦粉與水泥集成粉磨重大關鍵共性技術,在山東棗莊順興新型建筑材料有限公司生產線上實現產業化,建成了國內第一條綠色生態礦粉、水泥集成粉磨生產線。
11月17日,湖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博士科研工作站在順興水泥集團有限公司正式掛牌,校長熊健民與棗莊市薛城區區長吳磊共同揭牌,并為該公司綠色生態礦粉與水泥集成粉磨高新技術產業化示范線投產進行剪彩。
據悉,該項目屬于工業固定廢棄物高效資源化再利用,將廢棄的煤渣進行研磨成粉后用于建筑材料水泥的制作,在消耗廢棄物的同時,提高了水泥制作的經濟效益。2010年全國累計水泥總產量是18.7億噸,如果用我們制作的礦粉等量代替30%的水泥粉,就可以節約3億噸制作水泥的熟料,總計金額達三百多億。田健教授介紹說,該項技術首創國內獨條生產線既能高效粉磨礦渣又能高效粉磨水泥,標志著國內首個低能耗、低污染、低資源消耗為主要特征的綠色生態產業模式的誕生,是高校產學研成果孕育出的國內建材行業一個戰略性新興產業。
棗莊市委常委、副市長秦元祥表示,在此次科技成果轉化中,企業為生產線總投資3000萬元,10月份建成試車,項目建成投產后,可望實現新增年產值2.35億元,年銷售收入2.76億元,創年利稅4800多萬元,新安排職工就業268人,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及環境效益十分顯著。對棗莊市的經濟發展將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湖北大學校長熊健民在揭牌儀式上說,近年來在國家建立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過程中,湖北大學堅持走科研強校之路,將科技工作的中心轉移到應用上來,鼓勵教師和科研人員加強同地方、企業和社會各方面的合作,鼓勵學院與企業共建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研究開發聯盟等科研合作機構,切實做好產品開發、技術轉移、人才服務等工作,堅持走協同創新的發展道路。湖北大學的科研成果在棗莊轉化、博士科研工作站在棗莊設立,是產學研相結合的成功典型,學校將進一步為地方經濟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
中新網:http://www.hb.chinanews.com/news/2012/1121/123614.html
人民網:http://hb.people.com.cn/n/2012/1119/c337099-17740283.html
中國日報:http://www.chinadaily.com.cn/hqgj/jryw/2012-11-19/content_7543983.html
長江網:http://news.cjn.cn/jzzx/201211/t2151189.htm
新民網:http://news.xinmin.cn/rollnews/2012/11/19/172429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