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夢、在路上。近日,湖北大學2009級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李江濤同學在第四屆全國大學生數學競賽中,以全國第二十五名的成績獲得全國二等獎。這是他在這個被譽為名校研究生敲門磚的比賽中第二次獲獎,去年同期他還獲得全國一等獎,并因此成為了北大直博生。從小熱愛數學的他,正離夢想越來越近
執著 一路尋夢的直博生
2012年,在第三屆全國大學生數學競賽總決賽中,李江濤從全國500多所高校約5萬名學子中脫穎而出,一舉奪得一等獎(全國僅9人),獲得保送北大直博的面試機會,最終順利闖關,獲得直博資格。
夢想源于偶然。李江濤從小對數學感興趣,上初中時偶然看到徐遲轟動全國的《哥德巴赫猜想》,當時覺得熱血沸騰,從此成為一名數學家的夢想在心里生根發芽。
高中時面臨巨大學習壓力,李江濤卻在數學天地里找到無窮樂趣。根號2、平方數、幾何數這些看似枯燥的數學符號在李江濤心里卻是最美麗的音符。他投入大量精力鉆研數學,參加數學競賽,獲得省級二等獎。高考時數學考了130多分,懷著數學家的夢想,李江濤從第一志愿到征集志愿全報了數學專業。
上了大學,進入自己喜歡的專業,寬松的氛圍讓李江濤對數學的興趣愈加濃厚,不僅刻苦學習,精通專業課程,還朝著更深入的方向努力鉆研,連續三年獲得優秀學生獎學金。
2012年,他不懼眾多985、211等名校對手,憑借扎實的功底、出色的發揮、清晰流暢的表達一路過五關暫六將,順利獲得直博資格。由最初一個考試經常拿高分的小學生到今天的北大直博生,他一路尋夢,未曾偏離。有人夸贊他是數學天才,李江濤卻說,天賦是慢慢培養的,沒有與生俱來的天賦,勤奮同樣很重要。
勤奮 苦學法語的理科男
四級596分,六級525分,2011年大學生英語競賽C類三等獎,自學通過大學生法語四級考試——你很難想象這是一個理科男生所取得的成績。而李江濤卻覺得自己的英語不怎么好。對他而言,自己只不過經常在圖書館翻翻數學專業的英文原著文獻,日積月累,英語閱讀能力不知不覺就有所提高。
而他為什么會對一門連法語專業的學生都覺得困難的語言感興趣呢?學法語是為了學數學。李江濤告訴記者,代數、幾何最厲害的國家是法國,最權威的文獻也是用法語寫的,自己對數論和代數幾何很感興趣,就自學起法語來。在一年多的時間里,他每天上午都在自學法語,先是發音,接下來語法、詞匯、聽力一方面是抽象思維、邏輯性較強的數學,一方面是實際運用、技巧性較強的語言學,李江濤卻在其中尋找到相通之處,數學和語言都是邏輯性很強的體系,都有章可循,數學中的很多東西是渾然天成的,而語言里面的硬性規定很多,要熟練掌握外語很困難,但我會繼續把英語和法語學得更好。
果斷 勇敢追求的行動者
自行車、貨架、伏包、手套、雨衣、活絡油、碼表、手電筒從武漢到成都再到西藏,鐵路、公路、泥巴路,火車、自行車再到步行。五個人,歷時二十五天,行程幾千公里,沿途歷經陰雨、曝曬、高原反應、車子壞掉等各種狀況,喊著扎西德勒跑來搶東西的野蠻藏族小孩,高海拔上坡時有心無力,親歷塌方現場,耳聞騎友被打劫這些經歷讓李江濤的西藏之行不同尋常。
2012年夏,朋友發的一封騎車游西藏的郵件,激起了李江濤出去走走的想法,當時一沖動就答應了。知道父母不會同意,李江濤走到一半的路程后才打電話回家告訴父母。川藏南線雖然一路困難重重,隊友們卻從來沒有說過放棄,成功完成沖動的青春探險之旅。回憶起西藏之行,李江濤感言,西藏的景色有一種說不出來的大氣與壯觀!
回憶大學,李江濤感嘆一晃而過,而問及未來打算,這位同學眼中的數學天才、老師眼中的優秀學生說,踏踏實實就好,好好學習,做好眼前事就是他現在的夢想。生活在當下,夢想在遠方,行動者的腳步永遠在路上。
詳情請看:http://news.cjn.cn/24hour/wh24/201304/t224662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