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給優秀學生一片翱翔的廣闊天地,湖北大學今年首次大規模拿出本校的保研名額,換取向外校推薦學生(簡稱外推)的名額。
今年,該校共有16名學生被保送到北大、清華等名校,其中只有兩名學生用的是北大的保研指標,其他14人用的都是本校的保研指標。由于教育部保研計劃名額的限制,湖大不得不為此削減14個本校保研指標。
校方相關負責人表示,過去許多高校為留住優秀學生,保研存在保內不保外的潛規則,這次我們損失了14個名額,但是讓14個學生獲得了更好的學習機會,值!
薦16名學生外校保研
王漢明是湖大生命科學學院2009級本科生,去年11月,他順利通過湖大校內考試獲得本校保研資格,此外,他參加北京大學校外推免生(推薦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考試并獲得碩博連讀接收函,在同時獲得校內保研資格和北大錄取通知后,他成功被學校推薦保送至北京大學。
像王漢明一樣,今年,該校共有16名優秀本科生免試攻讀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等985高校和科研院所,占全校保研人數的10%。
然而,這16名外推的學生讓湖大損失了14個保研計劃。所謂保研計劃,是指教育部每年按畢業生人數多少給各高校分配的保研指標。湖大今年保研指標是100余個,16個外推學生中,有14個用的是本校的保研指標。湖大教務處處長邵士權介紹說。
保研潛規則應打破
保研是一個需要協調學校內部各方關系的過程,因為自帶計劃外推就意味著占學院的保研計劃指標,很多學院并不愿把這個指標拿出來。邵士權介紹說,過去,由于保研指標有限,許多高校尤其是省屬院校為留住優秀學生,基本上都采用保內不保外的做法,把自己培養的優秀學生留在本校,這樣雖然短期對學校有利,但是不利于學生發展。
據介紹,削減本校保研名額送學生去名校深造,是學校各方協商的結果,為的是給優秀拔尖的學生提供更好的學習機會,改變一考定終生的情況,推薦優秀本科學子到985重點高校和國內頂尖科研院所,希望他們能有更好的發展。湖大這次創舉是基于學校長期發展的眼光,把優秀的學生送出去,讓學生自身有好的發展,也讓學校在更多研究領域和學科領域擁有更多發言權,提高影響力。該校副校長楊鮮蘭說,湖大還積極籌劃本碩博連讀、碩博連讀等形式,將人才外推與內部培養相結合,為學生制定靈活機動的成長機制。這給我們在校生帶來了福音。該校2011級文學院學生馮蕾說,高考填報志愿時她本來想考北京大學,后來分數不夠被調劑到湖北大學,學校這次出臺支持學生外推名校的政策讓我看到希望,以后我也可以通過努力,從湖大保研北大,實現自己最初的夢想。
詳情請看:ctdsb.cnhubei.com/HTML/ctdsb/20130625/ctdsb2076241.html
轉載情況:金羊網:news.ycwb.com/2013-06/25/content_4568180.htm
長江網:news.cjn.cn/sywh/201306/t229114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