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三级不卡在线播放,男男gay互口免费网站_在线视频网

媒體湖大

當前位置: 網站首頁 > 媒體湖大 > 正文

湖北大學天沭粉磨新工藝助順興水泥重獲新生

來源:新聞中心 作者:通訊員 張運科 編輯:湖大在線 時間:2013-09-09 字號: 【大】 【中】 【小】

 山東順興水泥股份有限公司薛城分公司原是山東棗莊一家年產20萬噸水泥立窯企業,該立窯生產線按照國家淘汰落后產能的有關規定到2012年年底將被拆除、淘汰。面對如此境遇,當年3月,順興公司在原址上改建了一條粉磨生產線,正是這個舉措徹底改變了企業的命運。
    順興水泥何以重獲新生?有人開玩笑說是順興水泥這個名字起得好。而了解情況的人則清楚,是我國一項自主研發的新工藝,即湖北大學天沭新能源材料工業研究設計院研發的綠色生態礦渣與水泥集成粉磨技術徹底挽救了順興水泥。
                  

    (  圖為運用湖北大學天沭新能源材料工業研究設計院科研成果建成的全國首條綠色生態礦渣與水泥集成粉磨生產線)

    近日,記者借第五屆國內外水泥粉磨新技術交流大會在棗莊召開的機會,走進了順興水泥薛城分公司。
    一進廠區,綠樹、草坪、鮮花,干凈整潔的生產環境襯托著一條壯觀的生產線,已全然不是過去立窯水泥常見的生產場景。新栽的植物在微風中輕輕搖曳,干干凈凈的綠葉表面說明這里環境良好。據介紹,該粉磨生產線是在原立窯水泥生產線基礎上改建而成的,原來能利用的混凝土庫等設施都盡可能地利用上了,還增添了一些必要的設施,像物料傳輸、中控室等。以往四、五層高的磨房沒有了,只有一層,磨房內干凈整潔,現場生產環境安靜有序。其堆放物料用的場地上有大量的礦渣、鋼渣等原料,物料正經過傳輸帶源源不斷地輸送到生產線上。
    順興水泥董事長李士永在現場指著生產線自豪地告訴記者:這是全國第一條綠色生態礦渣與水泥集成粉磨生產線,是在1990建設的年產20萬噸機立窯水泥生產線基礎上改建的,2002年原企業破產被我們收購,2012年年底面臨拆除、淘汰。2012年年初,作為企業負責人,我一直在思考,這條生產線能不能發生轉機。有一天我在《中國建材報》上看到對湖北大學天沭新能源材料工業研究設計院科技成果的報道,產生了極大興趣。隨后聯系對方并順利合作,最后達成一致意見,在原址上建設一條‘綠色生態礦渣與水泥集成粉磨示范生產線’(磨機Φ3.2×13m)。因該項目是湖北大學產、學、研成果與棗莊市淘汰落后水泥產能綠色技改示范線,經報批后重新獲得了生產許可證,是天沭公司的新技術改變了我們企業的命運,使我們重獲新生。
    李士永介紹說:這個項目是由湖北大學天沭新能源材料工業研究設計院自主研發設計,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原有設施,2012年3月項目動工,10月建成試車。投產后實現了水泥粉磨領域的重大技術突破,首創一條生產線既能高效粉磨礦渣又能高效粉磨水泥的國內先例,具有高效節能、產品指標高、粉塵噪音排放低的特點。投產至今,取得了實實在在的良好效果,水泥產量達110t~130t/h,電耗26kWh~28kWh/t,比表面積370m2~450m2/kg;礦渣、鋼渣微粉產量達60t~70t/h,電耗42kWh~46kWh/t,比表面積420m2~500m2/kg;可生產S105級優質礦渣微粉,實現了高效、高產、低能耗,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非常可觀。此外,該線目前在全國同類生產線中土建、設備投資是最低的,因為取消了原料烘干車間,工藝設計科學簡潔,主機設備創新高效。高效分級設備取代了傳統水泥粉磨工藝中的循環風機,選粉設備一次成品率達85%;雙滑履磨進料端軸承托瓦溫度保持在50℃以下,出料端軸承托瓦溫度保持在60℃以下,確保了磨機滑履軸承襯瓦長期連續工作無損壞;磨房從四、五層降低到一層,崗位人員減少了一半;系統工藝簡潔科學,主機設備配置選型科學實用,避免了大馬拉小車或小馬拉大車現象,操作簡單,維修方便;生產線采用在線烘干技術及無結露收塵系統,實現節煤、節電、節約投資。
    談起企業的死而復生,李士永十分激動,他說非常感謝湖北大學天沭設計院的先進技術,也感謝《中國建材報》及時提供的信息,要不然就不會有今天的這個企業了。他說:本人從事水泥行業幾十年,經歷和熟知我國水泥工業發展歷史,在當前水泥行業面臨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的今天,我慶幸自已作出了一個正確選擇,就是與湖北大學天沭新能源材料工業研究設計院開展合作。綠色生態礦粉與水泥集成粉磨工藝,開創了一條生產線可以生產多種建材產品的先例,可以說是當今水泥行業的一次革命性創舉。該工藝只用建設一條生產線的費用就可按市場需求靈活調整產品品種生產,不用重復建設,就能生產礦渣微粉或各品種水泥,極大地節省了土地、人力、物力和財力資源,加快了企業產業轉型升級步伐。
    湖北大學天沭新能源材料工業研究設計院負責人田鍵博士作為技術研發設計方,對與順興水泥的合作也深有感觸,他說:這條線的建設是全國第一條,李士永董事長作為一個‘老水泥’,能以自己的專業眼光和魄力成為第一個吃螃蟹者,精神十分可貴。因此,他也自然成為第一位受益者。


   原文鏈接:http://www.cbmd.cn:85/content/2013-07/24/content_9308.htm

聯系我們

地址導航: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友誼大道368號

郵政編碼:430062

聯系電話:(027)88664102

版權所有?湖北大學 2016 湖北大學黨委宣傳部 鄂ICP備05003305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