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年秋天,從踏入湖北大學校園的那一刻開始,自小患有骨纖維異常增殖癥的魏振就知道:大學要過得有意義,只有刻苦學習才是唯一出路,而大學之大,在于學。
在前6個學期當中,他的學習成績總評全班第一、綜合考評年年全班第一,順利通過計算機2級考試、英語四六級和普通話口語測試。他把所有能參加的考試都考了,能拿的獎學金基本上都得了。
閃光的青春,離不開踏實的腳印。在化學化工學院學習應用化學專業的魏振幾乎每天很早就從寢室出發了,晚上在5號自習到11點才回宿舍;大一上學期因為腿部殘疾體育只有74分,但是成績依舊是班上前幾名;各項職務活動太多沒時間學習,他晚上一個人在5號樓熬通宵,整個教室就他一個人。
在盛夏的酷暑中,他依舊守在實驗室,習慣了睡滾熱的床板;在別人上網聊天打游戲時,他在采購儀器藥品;在已經熄燈室友們熟睡的時候,他還在忙著寫論文。
對化學科研工作有濃厚興趣的他,剛入大學就跟隨導師進行學術研究,并為之刻苦鉆研、廢寢忘食,奠定了扎實的專業功底。
奔波于各大高校的測試中心,去武漢大學化工學院測圓二色譜,去武漢大學分析測試中心測X-單晶衍射,去中南民族大學測XPS等
2010年,他與2007級學長合作榮獲湖北省第四屆大學生化學(化工)學術創新成果報告會二等獎(第二作者),后來繼續深入從動力學和熱力學角度進行研究,并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了人生第一篇論文《不溶性腐植酸對鈾的吸附研究》。2012年6月、10月、11月相繼在不同的刊物上,分別以第一作者和第三作者的身份發表了不同的論文。
他以新型CNTs-HA-TiO2復合材料光催化處理廢水中重金屬離子的探究為課題,成功申報主持了2012年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2013年5月,他的一篇論文在《Chinese Journal of Inorganic Chemistry》正式發表。
榮譽隨之而來,魏振2011年榮獲湖北省第四屆大學生化學(化工)學術創新成果報告會二等獎;2012年榮獲湖北省第五屆大學生化學(化工)學術創新成果報告會榮獲一等獎、湖北省大學生優秀科研成果三等獎;2013年6月湖北省第九屆挑戰杯青春在沃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榮獲一等獎并入圍全國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決賽。
魏振并不滿足,他正在向化學研究的高地進發。通過非手性的丁二酸和鈾合成出了具有手性螺旋結構的鈾酰配合物,這種類型的化合物國內外鮮有報道,研究成果擬投到更高檔次的《Chemical Communications》上。
如今的魏振,已被保送至清華大學攻讀化學系材料與環境分析方向的博士研究生(研博連讀)。他深知成功屬于過去,夢想依靠奮斗,必須將青春的目光著眼于未來,用汗水澆灌青春;必須將青春的力量報效國家,讓夢想迎風飛揚。
網絡查詢地址及轉載情況:
http://zqb.cyol.com/html/2014-05/22/nw.D110000zgqnb_20140522_6-06.htm
鳳凰網:http://edu.ifeng.com/gundong/detail_2014_05/22/36442533_0.shtml
新浪網:http://news.sina.com.cn/o/2014-05-22/062030194102.shtml
上一條:大學班會很尷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