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日上午,在2014年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上,中國首部文化建設藍皮書《中國文化發展報告》(2013)(以下簡稱《報告》)正式發布。《報告》從文化建設、文化生產、文化成果、文化水平、文化傳播和文化影響六個指標,制定了當代中國文化發展評價體系。
《報告》由湖北大學高等人文研究院組織力量研創,該團隊的帶頭人、長江學者江暢介紹,該書旨在對我國文化建設和發展狀況進行宏觀描述和戰略性研究,以增強我國文化建設頂層設計和文化事業管理的科學合理性,給黨政文化決策提供理論依據,同時為社會公眾了解文化現狀和前景提供知識和啟示。
根據我國文化建設的現狀與文化自身發展的特點,《報告》初步建構了衡量文化發展的評價指標體系,該體系可從6個一級指標、14個二級指標、54個變量,對地方和乃至全國文化發展的狀況進行綜合評價。這一體系既可以衡量一個地區文化發展的整體狀況,也可以通過對比分析找出文化發展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報告》認為,從2010年到2013年,中國文化的發展成績斐然,但在文化體制改革、文化產業發展、文化精品打造等方面還存在不足。對此,藍皮書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建議:把頂層設計和市場機制有效結合起來、創新體制機制、加快經濟增長方式、實施高端人才戰略、加大文化投入、拓展對外文化傳播,進一步提升中國文化軟實力。
湖北省委宣傳部部長尹漢寧認為,《報告》兼具原創性、權威性與實用性。該書所采取的1+12+8的格局,即一篇總報告、12個分報告與8個專題研究的結構,有利于讀者了解中國文化的詳情。
尹漢寧指出,文化的本質在于創造,藍皮書初步制定了中國文化發展的評價指標體系,在構建中國標準上有所創造。這項研究對于文化發展給了定義、做了梳理、進行了初步評估與分析,是一個良好的開端,具有開創性。
網絡查詢地址:http://news.xinhuanet.com/local/2014-05/17/c_1110736453.htm